贵州智慧消防云平台价格
浏览次数:128次
- 产品规格:
- 发货地:河南省郑州中原区
关键词
贵州智慧消防云平台价格
详细说明
1、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项目概述
力安科技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电气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导线温度、电流、电压和漏电流)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实时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线缆温度异常、短路、过载、过压、欠压及漏电等),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该服务系统能有效解决用电单位电气线缆老旧,小微企业无专业电工、肉眼无法直观系统即时排查电气隐患、隐蔽工程隐患检查难等难题,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即时通过该服务系统向用电单位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指导用电单位开展治理,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是“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广使用智慧用电监测预警系统,是从源头上预防电气火灾的有效措施,是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经营)技防、物防建设,强化企业(经营)安全生产硬件基础,建立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和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有力抓手。
2、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设计依据
2.1. 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应用场景及平台选型
公众聚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市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及公共休闲场所(舞厅、KTV、桑拿浴室、汗蒸房、足疗店、酒吧、影剧院、网吧等)
该类型场所搭建平台采用力安科技智慧用电平台
2.2. 技术标准
本方案遵循的国家标准有:
DL/T 5430-2009 《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中心设计技术规程》
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Q/GDW 231-2008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 中心技术导则》
GB 13955-200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
GB 14287-201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JG 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防火规范》
3、智慧用电平台
3.1. 系统架构
消防平台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进行设计,即现场设备层、网络通讯层和站控管理层,详细拓扑结构如下:
五小场所
现场可通过互联网和平台通讯,没有互联网接入的场合可采用4G通讯,平台侧需要具备固定IP地址的宽带接入。
3.2. 设备选型及介绍
注:互感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规格型号。手机SIM由甲方购买,并支付每月流量费用。
3.3. 平台配置
硬件条件
为使系统正常工作,安装系统软件的主机需满足如下硬件条件:
CPU:Intel E5-2609v4处理器以上;
内存:8G以上;
硬盘:500G以上;
硬件配置以我方推荐配置为主,具体标准参考表1 平台硬件配置参考
表1 平台硬件配置参考
软件运行环境条件
系统软件主要运行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兼容Windows Xp Professional(简体中文)、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 (简体中文)、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 Edition (简体中文)、Windows 7 Ultimate (简体中文)、Windows Server 2012 Standard Edition (简体中文)。
软件推荐配置见表2 软件配置:
表2 软件配置
系统机房要求
本智慧用电系统所处的系统机房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满足人身安全及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有关规定。

为保证总队实战指挥平台智能指挥调度及深度分析研判的数据可靠性,需与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图像综合管理平台等进行数据对接,充分汇聚整合各类资源。
(1) 与部消防局实战指挥平台对接
与部消防局实战指挥平台对接,实现总队向部消防局的数据汇聚和上报。
(2) 与部消防局应急联动资源对接
与部消防局的应急联动资源对接,获取部消防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气象局、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等机构的对接数据,包括:重特大事故灾害应急通信保障队伍联动信息,灾害事故区域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及变化趋势信息,重大灾害性天气、台风、暴雨、暴雪等端自然天气情况和范围情况,地震震源及余震分布、烈度分布等地震监测信息和地震影响范围及人员伤亡预评估数据,汛情监测与预测数据,森林和草原火灾地点、范围等数据。
(3) 与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对接
总队实战指挥平台与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的对接,包括以下方面:
与OSM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机构信息、人员信息等。
与综合业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值班动态、值班快报等。
与灭火救援指挥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灾情信息、现场信息、文电信息、调派信息、执勤实力、火场文书、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水鹤、消防取水码头、天然水源、应急联动单位、灭火救援专家等。
与装备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特种装备信息、联勤保障单位、车辆信息等。
(4) 与总队中间库数据对接
与总队中间库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建筑信息、公路隧道、大型石油化工单位等。
(5) 与两大应急通信系统对接
与两大应急通信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现场音频、现场视频等。
(6) 与图像综合管理平台对接
与图像综合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营区监控、单兵视频、指挥视频等。
(7) 与北斗定位导航系统或北斗/GPS平台对接
与北斗定位导航系统或北斗/GPS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现终端位置信息的接入。
(8) 与公安厅道路监控视频对接
与公安厅道路监控视频进行数据对接,实现道路监控视频的接入。(根据与公安机关协调落实和资源共享情况,开展相应对接)
(9) 与总队PGIS消防子系统对接
与总队PGIS消防子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文物古建筑、高等院校等。
5.5. 地图本地镜像服务
按照《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规划要求,全国实战指挥平台使用的一张图基础数据均来源于部消防局,为避免因地域跨度和高并发造成的数据调取效率问题,将四川省范围内的基础矢量地图(1:500)、对应比例尺的影像图、通用地图数据(如行政区划、道路、路段、路口、各种POI、绿地、水系等)等一张图基础数据,以镜像方式部署在四川省消防总队本地,全省实战指挥平台调用四川本地的一张图基础数据,从而提高全省实战指挥平台调用一张图数据的效率,保障全省实战指挥平台的功能稳定。每年对地图本地镜像进行4次新和发布,保证地图本地镜像数据的实时性。
地图本地镜像服务是指:承建单位提供全量地图数据抽取服务、本地地图镜像数据服务、地图数据实时检测和增量新服务,为全省实战指挥平台调用本地地图数据提供服务。具体内容包括:
(1)全量地图数据抽取服务
设计并开发地图数据抽取程序,实现在部局一张图中抽取四川全省数据,抽取数据符合部局一张图数据规范;每年进行4次四川全量地图数据的抽取和校验工作,包括四川全省范围内的基础矢量地图(1:500)、对应比例尺的影像图、通用地图数据等一张图基础数据,将地图基础数据缓存在四川本地。
(2)本地地图镜像数据服务
按照部局一张图数据接口规范,承建单位开发并提供本地地图镜像数据服务,为全省实战指挥平台访问地图基础数据提供本地化的标准接口服务。
(3)地图数据实时检测和增量新服务
承建单位开发并提供地图数据实时检测和地图数据增量新服务,实时监控本地地图基础数据与部消防局数据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本地数据进行增量新,提高数据新效率,减少带宽占用,保持本地数据的实时性。
在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承建单位提供3年地图本地镜像服务。
5.6. 支队远程客户端部署
1、按照《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全省21个支队配置坐席客户端,自行准备坐席硬件和网络环境;
2、项目承建商完成21个支队远程登录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基础控件、客户端软件安装配置,并完成与总队客户端进行增援请求收发、增援调派指令收发、增援指令状态报告等功能联调工作;
3、项目承建商采取现场安装方式完成成都支队客户端安装配置和调试,其余20个支队客户端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安装配置和调试。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出发,城市公共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涵盖了城市消防安全。智慧消防是当下智慧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消防应该覆盖城市消防安全的全环节,通过获取有效的消防安全关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为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消防重点单位、消防设备厂商、保险机构和科研机构等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消防行业的整体转型和升级。消防行业主要分为消防产品、消防安装工程和消防服务行业,智慧消防应该面向消防服务领域。

消防物联网通过广域部署的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无线感知设备,结合消防水栓用水量、水压监测,消防水池液位监测功能,构成城市消防物联网基本单元。同时,以NB-IOT、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为载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将物联网基本单元的位置分布、设备状态、火情监测等数据接入云端进行整合分析,最终通过APP手机客户端、网页端呈现给住户、物业、消防主管部门,为区域火灾防控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手段。
正是基于这些优点,企业、交通、税务、消防等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均开始采用物联网云平台来提升办事质量和办事效率。目前,智慧消防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正如国家消防电子产品检测中心副主任丁宏军所说,“物联网消防末端技术与产品位,平台第二位”,只有保证终端的有效连接和数据的真实性才能够实现智慧打下坚实基础。
m.gdliontech.b2b168.com
力安科技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电气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导线温度、电流、电压和漏电流)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实时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线缆温度异常、短路、过载、过压、欠压及漏电等),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该服务系统能有效解决用电单位电气线缆老旧,小微企业无专业电工、肉眼无法直观系统即时排查电气隐患、隐蔽工程隐患检查难等难题,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即时通过该服务系统向用电单位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指导用电单位开展治理,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是“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广使用智慧用电监测预警系统,是从源头上预防电气火灾的有效措施,是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经营)技防、物防建设,强化企业(经营)安全生产硬件基础,建立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和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有力抓手。
2、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设计依据
2.1. 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应用场景及平台选型
公众聚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市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及公共休闲场所(舞厅、KTV、桑拿浴室、汗蒸房、足疗店、酒吧、影剧院、网吧等)
该类型场所搭建平台采用力安科技智慧用电平台
2.2. 技术标准
本方案遵循的国家标准有:
DL/T 5430-2009 《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中心设计技术规程》
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Q/GDW 231-2008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 中心技术导则》
GB 13955-200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
GB 14287-201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JG 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防火规范》
3、智慧用电平台
3.1. 系统架构
消防平台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进行设计,即现场设备层、网络通讯层和站控管理层,详细拓扑结构如下:
五小场所
现场可通过互联网和平台通讯,没有互联网接入的场合可采用4G通讯,平台侧需要具备固定IP地址的宽带接入。
3.2. 设备选型及介绍
注:互感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规格型号。手机SIM由甲方购买,并支付每月流量费用。
3.3. 平台配置
硬件条件
为使系统正常工作,安装系统软件的主机需满足如下硬件条件:
CPU:Intel E5-2609v4处理器以上;
内存:8G以上;
硬盘:500G以上;
硬件配置以我方推荐配置为主,具体标准参考表1 平台硬件配置参考
表1 平台硬件配置参考
软件运行环境条件
系统软件主要运行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兼容Windows Xp Professional(简体中文)、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 (简体中文)、Windows Server 2008 Enterprise Edition (简体中文)、Windows 7 Ultimate (简体中文)、Windows Server 2012 Standard Edition (简体中文)。
软件推荐配置见表2 软件配置:
表2 软件配置
系统机房要求
本智慧用电系统所处的系统机房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满足人身安全及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有关规定。

为保证总队实战指挥平台智能指挥调度及深度分析研判的数据可靠性,需与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图像综合管理平台等进行数据对接,充分汇聚整合各类资源。
(1) 与部消防局实战指挥平台对接
与部消防局实战指挥平台对接,实现总队向部消防局的数据汇聚和上报。
(2) 与部消防局应急联动资源对接
与部消防局的应急联动资源对接,获取部消防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气象局、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等机构的对接数据,包括:重特大事故灾害应急通信保障队伍联动信息,灾害事故区域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及变化趋势信息,重大灾害性天气、台风、暴雨、暴雪等端自然天气情况和范围情况,地震震源及余震分布、烈度分布等地震监测信息和地震影响范围及人员伤亡预评估数据,汛情监测与预测数据,森林和草原火灾地点、范围等数据。
(3) 与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对接
总队实战指挥平台与一体化业务信息系统的对接,包括以下方面:
与OSM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机构信息、人员信息等。
与综合业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值班动态、值班快报等。
与灭火救援指挥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灾情信息、现场信息、文电信息、调派信息、执勤实力、火场文书、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水鹤、消防取水码头、天然水源、应急联动单位、灭火救援专家等。
与装备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特种装备信息、联勤保障单位、车辆信息等。
(4) 与总队中间库数据对接
与总队中间库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建筑信息、公路隧道、大型石油化工单位等。
(5) 与两大应急通信系统对接
与两大应急通信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现场音频、现场视频等。
(6) 与图像综合管理平台对接
与图像综合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营区监控、单兵视频、指挥视频等。
(7) 与北斗定位导航系统或北斗/GPS平台对接
与北斗定位导航系统或北斗/GPS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现终端位置信息的接入。
(8) 与公安厅道路监控视频对接
与公安厅道路监控视频进行数据对接,实现道路监控视频的接入。(根据与公安机关协调落实和资源共享情况,开展相应对接)
(9) 与总队PGIS消防子系统对接
与总队PGIS消防子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对接数据包括文物古建筑、高等院校等。
5.5. 地图本地镜像服务
按照《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规划要求,全国实战指挥平台使用的一张图基础数据均来源于部消防局,为避免因地域跨度和高并发造成的数据调取效率问题,将四川省范围内的基础矢量地图(1:500)、对应比例尺的影像图、通用地图数据(如行政区划、道路、路段、路口、各种POI、绿地、水系等)等一张图基础数据,以镜像方式部署在四川省消防总队本地,全省实战指挥平台调用四川本地的一张图基础数据,从而提高全省实战指挥平台调用一张图数据的效率,保障全省实战指挥平台的功能稳定。每年对地图本地镜像进行4次新和发布,保证地图本地镜像数据的实时性。
地图本地镜像服务是指:承建单位提供全量地图数据抽取服务、本地地图镜像数据服务、地图数据实时检测和增量新服务,为全省实战指挥平台调用本地地图数据提供服务。具体内容包括:
(1)全量地图数据抽取服务
设计并开发地图数据抽取程序,实现在部局一张图中抽取四川全省数据,抽取数据符合部局一张图数据规范;每年进行4次四川全量地图数据的抽取和校验工作,包括四川全省范围内的基础矢量地图(1:500)、对应比例尺的影像图、通用地图数据等一张图基础数据,将地图基础数据缓存在四川本地。
(2)本地地图镜像数据服务
按照部局一张图数据接口规范,承建单位开发并提供本地地图镜像数据服务,为全省实战指挥平台访问地图基础数据提供本地化的标准接口服务。
(3)地图数据实时检测和增量新服务
承建单位开发并提供地图数据实时检测和地图数据增量新服务,实时监控本地地图基础数据与部消防局数据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本地数据进行增量新,提高数据新效率,减少带宽占用,保持本地数据的实时性。
在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承建单位提供3年地图本地镜像服务。
5.6. 支队远程客户端部署
1、按照《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全省21个支队配置坐席客户端,自行准备坐席硬件和网络环境;
2、项目承建商完成21个支队远程登录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基础控件、客户端软件安装配置,并完成与总队客户端进行增援请求收发、增援调派指令收发、增援指令状态报告等功能联调工作;
3、项目承建商采取现场安装方式完成成都支队客户端安装配置和调试,其余20个支队客户端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安装配置和调试。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出发,城市公共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涵盖了城市消防安全。智慧消防是当下智慧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消防应该覆盖城市消防安全的全环节,通过获取有效的消防安全关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为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消防重点单位、消防设备厂商、保险机构和科研机构等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消防行业的整体转型和升级。消防行业主要分为消防产品、消防安装工程和消防服务行业,智慧消防应该面向消防服务领域。

消防物联网通过广域部署的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无线感知设备,结合消防水栓用水量、水压监测,消防水池液位监测功能,构成城市消防物联网基本单元。同时,以NB-IOT、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为载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将物联网基本单元的位置分布、设备状态、火情监测等数据接入云端进行整合分析,最终通过APP手机客户端、网页端呈现给住户、物业、消防主管部门,为区域火灾防控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手段。
正是基于这些优点,企业、交通、税务、消防等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均开始采用物联网云平台来提升办事质量和办事效率。目前,智慧消防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正如国家消防电子产品检测中心副主任丁宏军所说,“物联网消防末端技术与产品位,平台第二位”,只有保证终端的有效连接和数据的真实性才能够实现智慧打下坚实基础。
m.gdliontech.b2b168.com